發勁研究中心
中心的研究焦點和成就
『發勁研究中心』全名為『趙堡太極拳發勁研究中心』。
何謂太極拳?這個問題若以物理力學的框架來考慮,便不難回答。太極拳是藉舞動人體自身的重心重量,用於強身、自衛、發勁和技擊的各種技巧!發勁是拋擲重心用於撞擊的力學現象;技擊則是藉發勁用於支援招式拳意的殺傷目的。
彭漢強師傅是『趙堡太極拳發勁研究中心』的創始人,亦是極具影響力的『趙堡太極拳內勁揭秘』(2012年出版)一書的作者。在書中,彭老師清楚表明,該書內容並未參考古代繁多的太極典籍,完全以現代力學結構作依歸,首次以現代人體物理力學的機械原理,分解趙堡太極套路中各類形的發勁機械建構,因而吸引了對本來神秘莫測的內功有濃厚興趣的人士,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求教,粉碎太極拳『十年不出門』的鐵律。近年並把發勁研究的成果推廣應用於減壓、健身、推手、技擊和跨運動界別等眾多範疇上。
從2012年以來,已不斷有愛慕內功勁法(即太極拳發勁的方法)者,慕名而至。其中有台北的林永岷老師、馬來西亞的鐘詠旂老師,還有加拿大、美國和澳洲各地等等。中心並會定期把各成員的新近表演和示範項目上載,使世界各地的武術愛好者,均能在共通的力學平台上交流意見,追求綽越,達至登峰。
中心成員的表演項目和示範
不單獨是老師能做到,各弟子均能表演一、二招發勁動作。亦不會隱藏不喧,讓同道品評觀摩,讓弟子按機械原理反思改良。亦恐怕眾人忘掉功法,常常加以注解,惶恐失傳,後繼無人。正如以出版武術書籍聞名的天地圖書陳松齡先生所言:能談太極的師傅,多得不可勝數;願意示範的,廖廖無幾;怕別人學不懂,爭着去傳受內功的,只見過一人。
洋洋約200段短片,很少人願意上載,很多人怕被批評,但請於觀看相關連結時,留意注解部分並盡量按關鍵詞提示,多作搜尋,進行分析、比較。
『發勁研究中心』頻道 『福音太極』頻道 |
彭漢強老師
– 『趙堡太極拳發勁研究中心』始創人
– 『趙堡太極拳內勁揭秘』作者
– 『福音太極』始創人
– B Sc(HKU), Cert Ed(HKU),BBA (OUHK), M Ed(UNSW)
- 彭老師利用各類型的物理力學建構,破解發勁力量的迷團。
2. 在教授弟子發勁技巧時,常常分解各太極大師的表演和示範動作,指引弟子們,按力學建構的
理解來達致最高境界,並且幫助弟子複製該些頂級示範表演。
3. 成功把發勁技巧和力量應用到跨界別的運動項目中。
4. 決意發揚太極拳的精粹,要用現代的通用動量物理力學保存下來,流存後世!
連結:
1. 趙保太極發勁的幾何力學示範
2. 顯示發勁功力的套路表演
3. 發勁力學通論(共12段)
4. 絕頂精彩的發勁精華
請搜尋關鍵詞:『發勁研究中心』、『趙堡太極彭漢強』、『福音太極』等等
黃錦康老師
-『趙堡太極拳發勁研究中心』總教練
-『趙堡太極拳內勁揭秘』示範者
-『福音太極』總教練
『應肚即飛』!?『應肚即飛』原為拳經上所無,但經過金融界弟子黃錦康先生的活潑演譯,成為全港街知巷聞的話題,黃先生更換來『太極黃』的稱號。使趙堡太極拳廣為人知!有關黃先生和趙堡太極拳的報導已經不計其數。
他在 You tube 流傳,廣被人搜尋收錄的精彩表演還有:聞主大會、福音太極、太極爆炸篇、副主席耍太極、一秒四式、前後左右都打得等等。多次的公開表演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次:是2011年在香港會展中心,黃錦康大師座着,只用雙腳腳尖觸地,左手手握茶杯品茗,右手同時把幾名迎面沖來的大漢,一觸即發地拋擲回所來之方向,在清逸灑脫之餘,可見其內力之深厚。
連結:
1. 『應肚即飛』原作者親身示範
2. 『福音太極—近乎失傳的內功』
3. 大碌竹挑戰者
請搜尋關鍵詞:『應肚即飛』、『黃錦康太極』、『福音太極』、『聞主大會』等等
鐘詠旂老師
-『趙堡太極拳發勁研究中心』區域總教練 (現居於馬來西亞)
自少年開始就喜歡武術運動,曾學過外家拳,養生氣功與武術氣功等等,中年後更着迷於研究太極拳,曾參考過許多門派太極大師的著作,最後以彭師父的趙堡太極拳物理力學功法為依歸,因其使用現代力學解說,易學易明,做到省時和一步到位的效果,眼見眾師兄弟們都能做得到,自已亦立志,要弘揚趙堡太極拳。
程鉅泉老師
-『趙堡太極拳發勁研究中心』區域總教練 (現居於美國)
學習太極拳多年,也曾在比賽中取得獎項。但心中一直追尋何謂太極拳?何以太極屬武術運動的內家拳?內家的『內』字是如何運作的?遇然的機會下,看到聞主大會的You Tube 和拿到『趙堡太極拳內勁揭秘』一書,發現了一些方向,來到香港,短短十數天,已了解鬆胯和上下相隨的目的和技巧,比較起從前的太極拳實為『長拳慢打』。藉彭老師的開放、無私、耐心的討論和指導,引進入門,很快發動了太極拳的內部機器。亦定必在我處發揚此太極內功的物理力學,期望下次旅程的再度豐收。
連結:
1. 趙堡太極破解採拿的示範
2. 定步單推手示範
Master Isaac Chu
-『趙堡太極拳發勁研究中心』區域總教練 (現居於美國)
我喜歡運動,但年紀大了就不能太劇烈了,慢慢地愛上太極拳,最初是欣賞彭師傅的發勁力學建構理論和黃師傅的剛勁有力的內功表演。來港前,已看過『趙堡太極拳內勁揭秘』的DVD機十次,在港交流期間,發現趙堡太極套路中,藏着的勁路和用法,配合得神妙。明白到鬆跨和開跨的發勁方法,能學懂師傅級的彈人技巧。頑皮地,有次本想藉太極北斗陳氏的You Tube內功表演挑戰一下老師,結果是在老師和師兄弟的幫助下,很快明白和學懂該堅如鐵石的內功步法,人家學一輩子,老師用十多天便穩定了我的動作,自信增加,,感受到駕馭無邊內力的喜悅,驚訝感到老師對內功力學的分析能力的強、快、準、精!在指導當中,看見老師不單很清楚,而且急着教,為要不失傳,為要把現代化力學功法保留和承存下去的決心。內心無不受感動,多安排時間練習。
連結:
1. 太極內功勁法之一圈套一圈
2. 『應肚即飛』內功傳人
Master Alex Tsui
-『趙堡太極拳發勁研究中心』區域總教練 (現居於加拿大)
在加拿大溫哥華有同門崔兆淇老師,因工作上的奇遇,把高大的美國黑人士兵拋擲出仗外,應用「發勁研究中心」的內功把其折服,因而在同事間贏得”Bruce Lee”的稱號。回港旅遊期間,特意拜會了彭老師及再向其請教內功心法。
連結:
1. 『定式發勁』的內功高手
2. 『應肚即飛』趙堡太極內功基礎
Master Thomas Lam
-『趙堡太極拳發勁研究中心』區域總教練 (現居於澳洲)
主要研究由彭老師編寫,健康之寶的『簡易十二式』。
『武林聞主大會』表演者 20130119
Raymond 賢 Jack Louise & Edwin ChanWK
Patrick Aaron & Luca Luiz Chan Randy 昌
另為推廣內功的應用,中心有義務跨界別應用項目顧問名單,簡列如下:
顧問芳名 | 趙堡太極拳發勁研究中心跨界別應用項目 |
麥均榮先生 | 武術運動 |
朱智順先生 | 運動保健、武術 |
李權國先生 | 高爾夫球 |
宋啟賢先生 | 八卦掌 |
何志康先生 | 太極、武術 |
破解發勁迷團的歷程
彭老師在近三十年的練習趙堡太極拳的過程中,熔合了三種重要的經驗。從最初練習時,慢慢地瞭解人體骨架、關節、肌肉、肌腱等的結構和特性;之後在教學相長的實踐中,看通了發勁時骨架所使用和運作的物理力學結構和原理,最後從各種招式的運行中,歸納出其中的力學系統,特別是圓形的力學向量和動量的互動轉化。在長時間的教授門下弟子的過程中,彭老師採取開放的態度,盡力把精要的整理得好,傳給門下,在教學相長和精益求精的互動下,慢慢地把積累的經驗,能以用現代化的名詞和力學系統解說出來。指導術語和系統,由古典方式,逐漸轉移到課堂中,全面應用意簡言精的到位詞語和系統,栽培人材的速度,得以大大縮短。海內、外的弟子均能享受到管理龐大力量的樂趣,果效明顯。
力學原理
趙堡太極拳內功勁法(即產生發勁所需力量的方法)的現代力學研究,始於彭漢強和黃錦康兩位先生。早前所出版的『趙堡太極拳內勁揭秘』一書更是內勁功法的典籍,具革命性,前所未有地,透視在人體盤骨帶內構建機械結構並應用圓形力學,分解太極拳內功高深莫測的機械結構和力學原理,解說了前輩太極大師等驚人力量的示範和表演。巨大力量的來源,是藉轉動人體內位於盤骨中央的重心(Centre of Gravity或CG)而產生的撞擊力(或稱動量)。人體重心實為一虛擬位置,由於人體是左右對稱的,在肢體肌肉放鬆時,重心會與『丹田』重疊。人體內的重心就好像一個與體重等重的鐵球一樣,藉周邊多而大的肌肉收縮轉動『丹田』的鐵球,產生扭力,經內部力學建構向外發放。在推動人體重心轉動的技巧方面,書中比喻,描寫得生動有趣,如:內置保齡球、打乒乓球、弓與箭等,均提供參考備用,能以進行有系統力學效益比較。
內功勁法(發勁)
趙堡太極拳的套路在設計時已藏着內功,所以動作外形(主要是易於看見的手部動作)須先求準確,用於以外帶內。熟練之後,就能以內(在腹腔兩胯的運動)帶外。所以趙堡套路的獨特處在於其內外相合的優點。在『趙堡太極拳內勁揭秘』一書之後,彭老師從套路中,配合人體力學的理論系統,整理出一套內功勁法的訓練課程和解說,於提升內功(發勁)方面,極具效力。
採拿和技擊
編寫趙堡太極拳套路的宗師,明顯對採拿和各種防身自衛的技擊術經驗豐富,在套路的演練中,藏着各種技擊的拳意,只是在走圓圈的套路潛藏着,不易被察覺。雖則,這些方法可以在沒有內功的情況下使用,若配合內功則自衛能力強大。
曾經研習彭老師的趙堡太極班的學員,均對此藏在趙堡套路的內功機械力學形架和藏在招式內的拳意內容,感到驚訝!感其形架豐富、變化多端、引人入勝、樂此不疲。
健康有理
趙堡太極的獨有之處在於其順著人體左右對稱的關節,在套路中不斷走圈走圓, 給予肌腱、韌帶、骨骼系統等負重段練,神經系統亦協調各組肌肉的鬆緊運動,而避免了直線對拉的損耗。且增強心肺功能。
人體的循環系統有兩個:第一,是大眾所知的心血管循環系統。另一個,就是專責從細胞組織送走生化廢物的淋巴系統。但淋巴系統因不與心臟連接而沒有心臟的擠壓力,所以其運輸清理的能力薄弱。淋巴液向前唯一的動力來自旁邊的骨骼肌肉收縮時,擠壓管內液體向前。淋巴液若不及時送走,上遊裝滿廢物的組織液亦很難流入擠得滿滿的淋巴管,不會去就不能來。所以,遇有癱瘓的病人,亦一定要定時按壓其肢體,使體內廢物得以清除,免得組織壞死。習練趙堡內功,腹腔的淋巴管特多,可速進淋巴的運輸,收美容保建之效。
因此,人們要健康愉快、享有高質的生活,注定是必須經常運動。每天少許的汗水,總比體虛力弱、長期病患地生活下去來得精彩。
練習72式的樂趣
教授趙堡太極拳72式的套路,亦因應個別團體和人士的需求,在課堂中引入溫和的互動練習,以加強發勁的能力和提升學員興趣,同時解釋招式的力學結構和原理,以科學方法分析各內功勁力的有效性,使弟子們提高認知能力的同時,亦能欣賞圓形力學應用在人體時的奧妙。
健康之寶『簡易十二式』
是彭老師為缺少運動、體質虛弱或病後痊癒者而編寫,練習一次,需約一分鐘,有初學者練習兩次已覺全身開始暖和,肌肉壓力得以舒解;在生活中,每天練習幾分鐘,體力得以回復,生命質素得以提升,令研習者喜愛不已。
中心的影響
據『趙堡太極拳-內勁揭秘』彭漢強老師估計,內勁功法(發勁)系統建立以後,露形的行勁套路演練方式,將會慢慢取代不露形的太極表演方式。因為不露形的背後是不透明的功法,有功力的老師的內功會失傳、沒有真功夫的人亦不能再魚目渾珠。
露形的演練方式是內功的顯示和証據。根據『趙堡太極拳內勁揭秘』此太極拳內勁功法典範所言,趙堡太極內功勁法,按雙魚圖,以圓形勁路為主體,故上乘的套路,在兩儀(兩儀即兩胯,露形的練法能看見兩胯運轉)應能看到以下的特徵:
- 後胯微高於前胯,以起穩定前胯作用
- 兩胯作輪和軸,有繞著轉動的動作
- 勁路上應避免不需要的停頓或速度不均勻
- 手的動作應能看見與胯同步轉動,包括轉動角度和平面
- 身體中正不搖擺,則保持重心球於開胯後正面面向對方。
否則重心球隨身體搖擺旋動向後時,該慣性會被人有機可乘。 - 無論手上的圈或胯轉的圓均不要起角,要夠鬆夠圓,亦要連綿不斷,一圈套一圈。
以上便是用以評審趙堡拳套路表演,好壞的標準所在。
就現有的各種體育運動來說,能掌握內功勁法的運用後,在其專項水平,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此亦為設立中心後,須與廣大運動界人士繼續推廣的重心所在。
結語
在沒有參考古代典籍的情況下,彭老師,結合了個人對太極內功的經驗,用圓形物理力學,配在人體的筋腱肌肉等的運作上,成功解開內功的奥秘。並以安全第一、興趣為先的考慮,建立了一套內容概深且廣、適合各階層人士習練的勁法班。其露形的教學方法,亦將取代現有不露形的表演方式。加以推廣,不難把內勁功法,由太極拳、推展到武術界、再應用到各類不同的體育運動中,使國粹精華造福四方!